English

龙年说龙

2000-01-07 来源:光明日报 孙克让 我有话说

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,龙早已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。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代表。今年是中国农历庚辰年,俗称龙年,这是一个三千年一遇的金龙年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,龙与凤的结合是吉祥的象征。在婚庆的日子,人们习惯将龙凤祥图案的礼物送给新人,以表达美好的祝福。然而,龙与凤并非是天生一对,它们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。

龙本来是我国古代先民共同的崇拜物,从爬龙、走龙发展成为飞天龙。但是,进入阶级社会后,特别是周代以后,由于皇权的膨胀,皇家逐渐将龙据为己有。《吕氏春秋》中将晋文公比喻成龙(公元前636—628年),以后又有将秦始皇比作祖龙的说法,汉唐之后则屡屡称皇帝为“真龙天子”,是龙的化身,这种观点至元明清发展到极致。

从远古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,人们经历了对性的崇拜过程,先民们懂得阴阳合而生万物的道理,认为天是阳,地是阴,天地合生万物。《淮南子》认为:“始于一,一而不生,故分阴阳,阴阳合和而生万物。”认为一切生物各有自己的阴和阳,依各自的阴阳关系而繁衍子孙后代,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对自然实在之物的认识上,也反映在想象的神物之中。龙亦如此,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龙有雄雌之分,伏羲和女娲,如同西方的亚当与夏娃一样被称为人祖,《山海经》中把伏羲、女娲描绘成人首龙身、人首蛇身,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是巨大的龙蛇,其他先祖也有被描述成龙蛇的,闻一多曾作《伏羲考》,将山经、海经中的龙蛇列表加以详尽说明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关于伏羲、女娲龙蛇相配的壁画,现存文物中,很多汉唐壁画、画像石、砖刻和绢画表现出伏羲、女娲人首龙身和蛇身、交尾相抱,有日、月图案以示阴阳,有的中间还有小童嬉戏其中,以示繁衍子孙。后人常说伏羲、女娲是人首蛇身,这是不准确的,《玄中记》等文献写得十分明确:“伏羲龙身,女娲蛇躯。”这是较早的关于龙的婚配描述,说的是龙蛇相配,其实蛇亦称小龙,也可以说龙的雌雄相配。此外,关于龙的自身雌雄的记载,在公元前513年《春秋左传·昭公二十九》即有明确记录,称夏代时“帝赐之乘龙,河、汉各二,各有雌雄。”晋时杜预和唐初孔颖达均作过注释。可以说,我国远古时期雌雄相配是龙的姻缘主流。

但是,在东汉及其后一段时间内,出现了龙虎相配的现象,这是受道家特别是受当时道教的影响,这在东汉画像石、铜镜里表现最多。过去研究者认为是龙虎相斗、龙虎对峙,笔者认为这其实代表龙虎配。至晚唐、五代、北宋,又渐渐出现了龙凤相配的观念,这是统治阶级的最高代表皇帝占有了龙,皇后占有了凤的必然结果。皇家将龙凤定为祥瑞的象征,形成了龙的异类相配。可见,龙凤相配的观念是在统治者意志影响下逐步形成的,虽然龙生龙,凤生凤才符合常理,但是,经过长时间演变,龙凤呈祥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们将龙塑造成威严、力量和智慧的结合体,而凤则是宽大、怀柔和美丽的结合体。这种文化的认同对我们炎黄子孙、龙的传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